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关于殡葬业性质的讨论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引言 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可变。殡葬业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同时,殡葬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管理密不可分。当今社会的殡葬活动,不再是个人层次的活动,而是代表了国家

引言

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不可变。殡葬业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同时,殡葬作为一种社会现象,与社会管理密不可分。当今社会的殡葬活动,不再是个人层次的活动,而是代表了国家管理制度的行为规范,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呈献出不同的发展趋势。

当前的殡葬业务主要分为四个部分,遗体处理、墓地服务、殡仪服务、其他相关产品销售及服务。其中,遗体处理包括火化服务,由政府全权负责和掌控,仅有政府机构可以提供相关服务,价格也受到政府严格管制。这部分的服务,尤其是火化服务,是完全纳入民生范畴的,由政府根据火化服务的档次提供不同程度的财政补助。墓地服务,主要包括火化后骨灰地葬以及其他形式落葬服务,占据了殡葬服务业务重要的一部分,当前私营企业参与度比较高,受到资本青睐的程度也比较大。尤其近些年,火化后进行墓葬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这其中既有公益服务的成分,也有赢利性服务的成分。殡仪服务,主要包括遗体接运、整容整形、葬礼及相关服务,目前主要由政府相关部门主导,私营企业参与的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和群众需求的增加,此部分产生了大量的中小企业,成为各个地区壁葬习俗的主要执行者和推动者。其他相关产品销售及服务,主要包括殡仪服务产品销售、临终关怀及生前契约等,此部分主要由私营企业形成的市场空间,开辟出了很多新兴业务。伴随着近几年互联网的兴盛,也有资本开始涉足殡葬服务领域的互联网创业。

因此,这四个部分的服务将呈现出不同的演化趋势。由政府全权负责并掌控的遗体处理服务,将在现有基础上,继续向便民、利民、惠民方向发展,并会根据社会发展出台相关政策规定。墓地服务部分,虽然私营企业参与程度较高,但随着国家对土地的管控,此部分的发展将与服务相结合,除了提供基本的公益性服务之外,将在政府的绿色殡葬、人文殡葬等理念的指导下,出现更多的服务形式,形成新的市场空间。殡仪服务及相关产品销售及服务部分,将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呈现更加多样化的市场形式。

殡葬活动的多样化,在很多领域和场合出现了不同的概念。在关于殡葬改革的政府报告或者发文中,均认为殡葬事业是关乎人民民生的一项事业。现有研究除了殡葬事业概念的应用之外,对于殡葬行业、殡葬产业概念几乎是将它们混用或者是交叉使用的。殡葬业的事业、行业、产业概念的区分实际是应用领域的不同,将其概念统一进行重新界定,厘清应用范围,对于当前无论是政策研究还是企业战略研究以及市场绩效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殡葬产业与殡葬服务业以及殡葬业的概念的区分,由于国外及台湾地区殡葬产业已经比较发达,对于概念的指定已经不存在疑义。大陆虽然有学者对殡葬的产业链进行了一定的梳理,但是对于这三个概念仍然处于模糊状态。将政府提供服务与市场进行区分,概念澄清,也是殡葬研究领域从微观到宏观研究亟须澄清的问题。

为了殡葬事业健康发展,有必要对殡葬业性质进行分析梳理,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一、殡葬业性质的文献回顾

关于殡葬产业的研究方面,相关概念应用不清晰。国内各大学者对于殡葬业的研究,主要是关于殡葬业的综合现状和改观建议,并未对殡葬事业、殡葬产业和殡葬行业进行领域区分研究。研究各个概念的应用为现有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区分和意义,但现有的研究停止在了殡葬业的内部,几乎将其混淆使用。

当前社会对于产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经济学范畴。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产业是指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1]。在普遍认同这一观点的基础上,我国经济学界有学者对产业作出了更严谨的定义:产业是由国民经济中具有同一性质的经济社会活动单元构成的组织结构体系[2]。产业是指国民经济中的各行各业,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等一切领域,而每一个具体产业又是由同类型企业集合而成[3,4]。

苏东水又进一步将产业定义为具有同类属性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或系统[5]。如果严格按照国民经济部门来定义产业,国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军队等非经济部门或非企业的集合不能视为产业。然而,国际标准产业分类法将公共管理、教育、国防、社会组织和个人服务业列入了产业范畴,而我国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11)就采用《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2008年第四次修订版的分类标准。制定本标准的三次产业划分规定中,明确指出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流通与生活服务,涵盖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等。而殡葬产业在我国的国家标准中属于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中的代码为7980部分,其定义为与殡葬有关的各类服务。因此,在此定义殡葬产业为与殡葬行为相关的具有相互作用的经济活动组成的集合,主要包括殡葬企业、殡葬从业者,以及具有盈利目的的殡葬单位,涵盖殡葬服务流程的每一个环节。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qikandaodu/2021/0219/1144.html



上一篇:坚持“党建红+航空蓝”融合发展打造通航产业红
下一篇:塔元庄:乡村振兴正当时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 | 产业与科技论坛编辑部| 产业与科技论坛版面费 | 产业与科技论坛论文发表 | 产业与科技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与科技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