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智慧社区、产业升级…… 房企界代表委员为楼市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5-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罗莎琳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来自房地产企业的代表和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与往年不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智慧物业科技社区和养老机构等成了这届房企代

□文、图 信息时报记者 罗莎琳

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中,来自房地产企业的代表和委员们积极建言献策。与往年不同,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智慧物业""科技社区"和"养老机构"等成了这届房企代表提议案中的高频词。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的议案提案也聚焦在物业管理体系建设、完善建筑机器人政策标准体系、完善健康养老等。

随着房地产行业由增量时代步入存量时代,行业竞争不断加剧,不少房企加速地产智能化布局,科技运用能力也逐渐成为房企的核心竞争力。在今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也有不少地产界代表、委员提出加快智能物业社区的发展。

全国人大代表、蓝光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杨铿建议,政府应加大对智慧物业的公共投入。为支持物业行业智慧化转型和行业升级,杨铿提出了几点建议:提升并尽快出台智慧社区行业标准和智慧物业等级评定规定,基于标准和分级,加快出台针对智慧物业重点企业的专项鼓励和扶持政策。鼓励智慧化程度较高的物业行业领军企业,利用已有的客户资源和大数据积累,将智慧社区对外向社会延伸。加大对物业服务公共职能的政府投入。支持行业整合,鼓励头部物业企业加强对中小微物业企业的兼并重组。加大对物业行业的融资支持,放宽贷款抵押条件。

全国政协委员、正荣集团董事局主席欧宗荣提交了《关于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推进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案。他建议,要着力构建以社区自身为主体、以智慧科技为支撑、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推进基层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在建设社区治理共同体方面,欧宗荣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建议:加快引育人才,建设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构建协同机制,动员各方力量参与社区治理;强化科技支撑,着力打造"现代智慧社区";完善法规体系,为社区治理提供法治保障。

记者了解到,目前广州的一些高端社区实现的智慧技术主要包括:门禁对讲电话、刷脸开门不用手、物管监控、手机APP收集居民反馈信息、停车场栏杆自动感应等方面。而智能化是近一两年房企最热衷的非地产行业之一。房企巨头碧桂园围绕地产主业,积极布局多元化发展,进军高科技产业领域,前两年集团成立了博智林机器人公司和农业控股公司,形成地产、农业、机器人三大业务。

业内人士表示,"地产+科技"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然而科技转型具有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的特点。相较于其他行业,地产行业在技术投资方面有些落后。有地产人士表示,做智能社区还需匹配项目的定位和买家层次,如果能给业主带来性价比高的体验就能获得市场,否则一味提高科技含量或入不敷出。

世联行(002285)高级分析研究员崔登科认为,所谓的智慧社区,其实是个新产品,是物业的一个提升换代,"就像我们的手机一样,你可能现在是用4G,以后要换成5G",对未来社区的价值提升肯定有帮助。但是否所有的社区都需要"智慧"?崔登科表示,由于费用成本的关系,智慧社区应该在高端社区试点,等到成本降下来后再慢慢普及。

随着老年人口剧增趋势越来越明显,如何将养老和地产结合,发挥房企乃至社会的力量来建养老机构也成为两会代表委员共同关注的焦点。

日前,全国政协常委、华润集团董事长傅育宁提出"精准扶贫解决养老护理员紧缺问题""以城市更新为契机支持健康养老"两份提案。他建议,为了做好旧城改造结合养老产业发展的工作,建议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并将发展养老物业与旧城改造相结合,让养老机构能够以合理成本获得核心城区内,适于改造为康养用房的存量不动产。改善老旧小区基础设施,增加康养相关设备。适量引入农村建设用地用于养老设施建设。

房地产专家邓浩志建议,布局养老地产可发挥房企建住宅的优势,但是养老地产并不简单属于地产+,更多应该是提供养老服务,特别是医疗服务、护理服务,房企并不擅长,因而可以和一些国内外的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合作。一些房企手头有不少公寓产品,销量不如住宅,其实可以出台相关政策盘活这些公寓,做成养老公寓,增加护理配套。

也有房企负责人表示,愿意利用企业手头的存量房做一些养老场所,但利润是大问题。比如融资支持、养老用地供应、营利性养老机构税费津补贴、监管等问题,尚未完全破解,政策体系尚需进一步完善。

伴随我国城镇化率进一步提升、人口梯级流动以及改善需求的释放,人民的居住需求将是长期存在并且持续升级的。房地产行业要提升发展质量,关键要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上下功夫。有两会代表、委员指出,目前房地产不仅要完善大服务体系,还要加大施工工人的培训,未来还要让机器人在建筑工地上发挥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保利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徐念沙提案建议,未来房地产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发力:一是加快长效管理机制落地,持续推进供给侧改革;二是满足各类型需求的持续升级,助力经济社会转型提升;三是完善房地产大服务体系,全力加强软实力建设;四是推动房地产行业产融结合,促进形成专业分工新格局。

而目前房地产施工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全国人大代表、中南集团董事局主席陈锦石向大会提交了4份议案,内容主要涉及:重视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产业化工人队伍建设;不断完善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管理体系,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产业更好发展;高层建筑强制使用钢结构,增强建筑安全性;进一步支持环保与节能产业发展等。要加强建筑施工企业产业化工人队伍建设,应该进一步加强各行各业各类技校建设,建筑工人必须通过技校毕业、职业资格认证后上岗,培养高技术水平产业工人,适应不断升级的工业化和现代化需要。建立建筑劳务行业协会,牵头产业工人培训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建设。深化劳务用工制度改革,做实专业化实体化劳务公司,强化对劳务专业企业的改革与扶持。

全国政协委员、碧桂园董事局主席杨国强也提出了类似观点。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大发展。但40多年过去了,建筑行业传统粗放式、手工业的生产方式并没有根本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零接触、智能化生产的优势得到进一步凸显,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机器人,像生产汽车一样准确地建房子,不仅可以让建筑工地实现零伤亡、高标准、好效益,而且能从根本上解决房子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大量成本。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房地产无论从施工、销售还是服务都需要进一步升级。首先从施工方面来说,传统建筑行业急需高端技术改进,解放施工人员的双手,让他们逐渐减少体力支出。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建筑功效,也能进一步减少房屋质量纠纷。其次,在销售方面,传统卖楼方式正在面临瓶颈,这一点从近期网红明星带货可以看出,未来如何进入正轨又快速的销售渠道,是考验每一个营销人员的标准。此外,地产服务就是传统的物业管理,业主入住后给他们带来什么增值服务,让存量房的需求转换成消费力,才是物业最高的目标。

同花顺上线「疫情地图」

点击查看:新型肺炎疫情实时动态地图>>>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0/0529/345.html



上一篇:中国·夏津绿色纺织产业发展论坛成功举办 五个
下一篇:四川投资集团来经开区考察高科技产业园项目情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 | 产业与科技论坛编辑部| 产业与科技论坛版面费 | 产业与科技论坛论文发表 | 产业与科技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与科技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