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业与科技论坛》栏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数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收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征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刊物[05/29]
青海科技创新论坛关注高原特色农牧产业化发展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为展现青海省农牧业特色资源的价值和优势,进一步推进青海省农牧产业化建设,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青海省人才办、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
为展现青海省农牧业特色资源的价值和优势,进一步推进青海省农牧产业化建设,由青海省科学技术协会、青海省人才办、青海省农业农村厅、青海省科学技术厅、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等5家单位联合主办,中国农科院、青海大学、青海省农学会、青海省畜牧兽医学会协办的“青海科技创新论坛”将于7月15-16日在西宁举行。
本届论坛,以“生态青海,绿色农牧”为主题,将集聚省内外相关领域和学科的知名专家学者探讨交流我省农牧业发展大计,围绕优势农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建设“把脉问诊”,研讨破题之策,寻找新思路、新路径、新模式,推动青海省现代农牧业高质量发展。此外,论坛还将集中展示近年来青海优势农牧业产业化发展成果,并为生产企业和专家学者对接搭建平台。
青海地处被誉为地球第三极无污染净土、世界四大无公害超净区之一的青藏高原,地域辽阔、地貌特征独特、气候环境多样、土壤类型丰富,独特的冷凉性气候,高寒、低温、强紫外线的环境,塑造出独具特色的农畜产品。
附加值最高的青稞
青稞是青藏高原原住居民藏族的“生命之粮”,至今已有3500年的种植历史。
青海省是全国开展青稞育种研究最早的省区之一,研究水平一直在全国处于前列,先后育成多个“昆仑”系列高产优质品种,形成了适应多个生态类型区的品种群。青海省目前年种植青稞6.7万公顷,总产量达16万吨,占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的26%、总产量的17%。青稞除供应本省外,还销往甘肃、西藏、四川、云南等省区。
而青稞也是青海省附加值最高的农作物之一,尤其是青稞酒将青稞的价值提高了20倍以上,仅互助土族自治县就有20余家青稞酒生产厂家,形成了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不仅如此,青稞在产业化路上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局面。从传统的青稞面、青稞饼、青稞酒,到经过精深加工的萌芽黑青稞粉、β-葡聚糖口服液、青稞黑醋等健康产品……如今青稞的产业链越拉越长,深加工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目前,青海省有从事青稞加工的企业33家、中国驰名商标3件、青海省著名商标9件、“三品一标”认证产品1个,研发青稞特色产品7类30多种,年消化青稞原粮约9.5万吨。全省青稞加工率达到60%,青稞商品化率高达83%,加工率和商品化率在全国藏区居领先地位。
还有部分的企业通过产学研合作,对青稞进行了更深入的开发利用,青稞产业正被科技赋予新动能。青海高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青稞进行三次利用,第一次发酵产出以青稞β-葡聚糖口服液为代表的发酵饮料,第二次发酵产出以青稞米酒为主的衍生产品,第三次发酵产出有益菌群的生物肥料,实现了青稞的高附加值开发和综合性利用。
走出高原的春油菜
春油菜是青海省的重要农作物之一,种植历史已有7000多年。过去农户以小规模种植适应高海拔环境的白菜型油菜、自给自足为主。这种油菜生长期短,菜籽产量也低。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青海省农林科学院开发出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种植面积逐渐扩大。其后,春油菜新品种繁育科研成果迭出,随着“青杂1号”“青杂2号”“青杂5号”“青杂6号”……高产、优质春油菜新品种的不断问世,春油菜繁种制种产业异军突起,成为我国杂交春油菜最主要的种子供应基地。
近几年,青海又相继将新品种“青杂9号”“青杂12号”“青杂15号”推向全国。其中,“青杂15号” 晚熟品种去年刚通过国家品种审定,这一可在海拔2500米以下无霜期较长地区种植的新品种,产量、品质和抗性明显优于北方春油菜现有主栽品种,已在青海、甘肃、新疆、内蒙古、山西、宁夏等省区开始大面积示范推广种植。
同时,青海科研人员还持续对春油菜提质复壮,不但将春油菜的海拔种植上限提高了200米、平均亩产提高了40公斤,而且带动全省以及我国北方春油菜种植区实现了三次品种换代,显著提高了我国春油菜整体种植水平。
近年来,青海春油菜新品种在我国北方春油菜区引种面积不断扩大,年种植面积占我国春油菜区杂交油菜总种植面积的85%以上,每年为种植户创造5亿多元的收入。截至2019年,青海春油菜己在全国已累计推广种植500万公顷,种植区农民累计增收70多亿元。
优质高产的马铃薯
马铃薯在青海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一直是青海农业生产的重要产业。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0/0716/3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