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科技赋能特色产业发展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刘卫鹏(右一)和科技特派员查看火龙果挂果情况。 通讯员 刘勇鸿摄 通讯员 刘勇鸿 近年来,商洛市商州区以科技赋能脱贫攻坚,以科技+模式,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商州

刘卫鹏(右一)和科技特派员查看火龙果挂果情况。 通讯员 刘勇鸿摄

通讯员 刘勇鸿

近年来,商洛市商州区以科技赋能脱贫攻坚,以"科技+"模式,培育和发展地方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商州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

群众搭上

科技脱贫快车

商州区大赵峪街道办事处芦河涧村耘夫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刘卫鹏算是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3年前,他把原生于南方的火龙果引进栽植到商州区。他采用三膜加棉被温室大棚解决火龙果越冬和生长问题,采用土壤调节剂改善土壤,用兔粪、羊粪、豆饼等有机肥育苗、壮苗,提高产量和质量。

现在,刘卫鹏仅火龙果一项年收入就达20多万元,并且带动7户群众在园内学习技术。商洛市民在家门口就能采摘到香甜可口的南方水果。

"如何让市场带着科技走,科技带着产业走,让群众乘坐上科技致富快车,一直是我们探索的问题。"商州区科教体局局长张雪平告诉笔者。

近几年,一度是百姓餐桌上贵宾的香菇、蘑菇却成了大路菜,失去了对消费者的吸引力。

对此,商州区北宽坪镇小宽坪村返乡青年郭小军引进种植位尊百菇之首的思壮赤菇,当年就实现毛利润10万元。今年,他又新流转土地5亩,截至目前实现产值40多万元,同时通过"科技+基地+农户"方式带动周边群众种植思壮赤菇,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为鼓励群众依靠科技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商州区创建科技示范村10个,每村扶持产业发展资金4万元,评定区级科技示范户160户,每户扶持产业发展资金1000元。选派46名区级科技特派员,分别派驻到各产业基地;组建5个科技特派服务团,覆盖全区124个贫困村;省市派驻商州区22名"三区"科技人才每人帮扶一个贫困村。他们结合自身特长,通过多种形式,把科技渗透到千家万户,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乡土科技人才,全力助推食用菌、光伏、菊芋、劳务四大主导产业,创新发展中药材、核桃等特色产业。同时,区科协、区科教体、区农业农村、区林业等相关部门也组织专家深入到户,区广播电视台脱贫攻坚频道设立"百姓问计""科技大篷车"专题科技栏目,随时解决群众在生产中的技术问题。目前,全区6万多农民接受培训,200多人成为技术骨干,依靠科技产业覆盖贫困户2万多户。

打造科技化产业链

大路菜成了香饽饽

菊芋也称洋生姜,早在20世纪60年代商州区群众就在房前屋后广泛种植,其生命力强、产量大,被群众当作腌菜食用。

而60年后的今天,这种司空见惯的大路菜被加工成水溶性膳食纤维等高科技附加值产品,出口到国外,价值增长3倍以上,成为群众致富的香饽饽。

"要提高农副产品科技附加值,就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科技创新成为推动企业发展和带动群众致富的强力引擎。"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金新康表示。

商州区科学技术协会牵头建立了农业专家服务站,同时,陕西森弗天然制品有限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商洛学院等高校建成博士工作站和健康养生产学研一体化示范基地,开发出菊粉、益生元果蔬酵素、复合益生元益生菌、水溶性膳食纤维、菊粉精华压片糖果等菊芋系列产品。

目前公司已建成国内规模最大的森弗数字化菊芋制造中心,年实现产值3.6亿元,带动菊芋种植达到5万亩,带动3万多种植户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

"通过支持科技企业,科技成果得到转换,农产品和农民被牢牢拴在科技产业链上,大路菜也能变成香饽饽。"商州区科协主席陈征民深有感触地说。

近年来,商州区依靠科技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加快农副产品深加工步伐,全区万亩菊芋产业、万亩药材产业、万亩核桃产业及七大食用菌基地形成"科技+现代特色农业+贫困户"发展模式。

优势食用菌

产业站在科技前沿

"从拌料开始,装瓶、灭菌、接种……一系列程序都在厂房内生产,4个多月就可以采摘了,每一棵白灵菇能长到半斤左右。白灵菇大部分销售到上海、北京、广州一带,一部分远销国外。" 陕西天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薛冰自豪地说。

近年来,商洛市商州区依托独特的环境资源,大力发展食用菌,从传统的椴木点种到袋料栽植再到工业化瓶栽种,科技化种植始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7月10日,笔者走进位于商州区夜村镇的陕西天吉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车间,50多名工人正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忙碌着。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0/0729/466.html



上一篇:让金融更科技,2020第三届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峰
下一篇:T-EDGE X 全球论坛:飞算科技国际共话创新实践_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 | 产业与科技论坛编辑部| 产业与科技论坛版面费 | 产业与科技论坛论文发表 | 产业与科技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与科技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