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聚焦科技前沿!首届中国玉米产业链大会—国际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2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玉米种质资源如何高效利用? 耐储、抗逆新品种怎么培育? 如何做强成果转化平台? ...... 当产业与科技结合,这些问题还会存在? 疑问太多,看这里! 10月20日,首届中国玉米产业链

玉米种质资源如何高效利用?

耐储、抗逆新品种怎么培育?

如何做强成果转化平台?

......

当产业与科技结合,这些问题还会存在?

疑问太多,看这里!

10月20日,首届中国玉米产业链大会—国际玉米科技论坛即将上线。论坛汇聚行业顶尖专家,聚焦行业热点问题,助力玉米产业链发展。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玉米生产量及对玉米的使用量位于世界前列,玉米产业涉及农业、食品、生物技术等多学科、多领域,在我国粮食产业发展过程中,玉米发挥着一定程度的助推作用,应当以全球视角分析我国玉米产业发展现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促进我国玉米产业更好发展,促使玉米产量及质量得到强有力提升,为我国粮食安全奠定强有力保障。

现今,科技已渗透到玉米全产业链中的各个生产要素,也正在改变着玉米产业的生产方式、经营方式和思维方式,伴随着农业科技体系研发的不断完善、机械化和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升,科技要素在玉米产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大会以“科技引擎,质量兴农,产业融合,粮安天下”为主题。论坛聚焦前沿科技,通过搭建国际玉米交流平台,邀请国内外玉米产业权威人士,围绕生物技术、转基因技术、机械化栽培技术、智能化管理技术等热点发展方向做主题报告,并开展中外玉米专家高峰对话环节,增加论坛思想碰撞,推进我国玉米科技创新。

论坛议程

嘉宾介绍

马志强

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二级调研员

李新海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党委副书记,主要研究方向为玉米遗传改良与种质创新。

张春震

2017年8月起担任中种国际育种总监,在从事自交系育种期间,育成的一批优秀自交系在中种国际产品线中占有重要地位。

夏多才

2002年7月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农学系,任恒基利马格兰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负责生产供应及公司日常管理。

周伟

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目前任KWS(科沃施)(中国)总裁,具有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和专业背景。

胡明

目前任佩特库斯中国副董事长兼总经理,致力于将德国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中国,助力中国的现代化种子加工体系发展。

王开义

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流通信息部主任,科技部“互联网+村镇公共服务技术”项目首席科学家,主要从事种业信息化、农产品供应链领域的研究工作。

赵天永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实验室发现了棉子糖含量是决定玉米种子活力和植株耐逆的关键因素。

王石

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副总裁

北京金色丰度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王嘉力

现任石家庄博瑞迪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市场总监,曾参与10余项省部级以上课题研究工作,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17篇学术论文。

陈化榜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玉米遗传育种,致力于高产、稳产、高效、优质创新型玉米新品种的规模化选育。

科技论坛直播

大会专题直播

了解第二十八届北京种业大会——首届中国玉米产业链大会,点击:

作者丨农财君

编辑丨农财君

联系农财君丨18565265490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0/1020/900.html



上一篇:中国海洋科技产业体系建设高峰论坛落户普陀
下一篇:GOFUN科技赋能汽车产业链共享共建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 | 产业与科技论坛编辑部| 产业与科技论坛版面费 | 产业与科技论坛论文发表 | 产业与科技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与科技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