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业与科技论坛》栏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数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收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征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刊物[05/29]
低碳视角下,环保产业未来在哪里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去年9月,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被民间称为“30·60”的目标提出后,就有人为以末端治理见长的环保产业发展捏了把汗:比
去年9月,我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被民间称为“30·60”的目标提出后,就有人为以末端治理见长的环保产业发展捏了把汗:比如,要实现碳达峰目标,燃煤发电装机量将会大量削减,传统以煤电大气污染物治理为主营业务的环保企业,生存空间将被大量挤压。那么低碳视角下,环保产业的方向和未来在哪里?
全国两会前,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的媒体见面会上,几家环保产业领军企业的掌门人与专家直面这一问题。
上图:首创公司面向未来的污水处理厂第一个示范项目落户北京东坝,预计今年年底建成。污水处理厂将通过智能控制,优化运行能耗,逐步向“碳平衡”迈进。图为项目效果图。
环保产业难从治理工程中获利,将转向以运维服务、提质增效为主的盈利模式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最大的5年,是生态环境保护事业发展最好的5年,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交出了历史最好成绩单。正如环境商会会长、博天环境董事长赵笠钧所言,这其中,环保产业的贡献功不可没。
在环境质量提升的压力下,各地治理进程不断提速,大的治理工程相继上马,环保产业迎来了大发展阶段。但也正是大工程带来的丰厚营收,让环境产业有了重建设、轻运维的惯性。
“伴随中国经济发展,环保产业应运而生,但是过去在末端治理上做文章,无论是河道治理,还是大气脱硫脱硝,都是工程化施治。这样的发展历程,让环境产业更多的是工程性基因。”环境商会副会长、威立雅中国区副总裁黄晓军说,即便是环境产业头部企业,工程性收入也占主要部分,运营性收入现在还不能占主导。
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10年内,生态环境将迎来根本好转。“未来5到10年,我国现存的城市黑臭水体、垃圾处理、工矿企业污染治理等短板会加速补齐,传统环境治理工作将在2030年左右收尾。这个过程中,以投建为主的环境污染治理市场行为将逐步退出,环保产业进而转向以运维服务、提质增效为主的存量时代。”赵笠钧的这一判断,无疑是对环保产业的一个警醒。
按照赵笠钧的观点,下一步,现有环境服务存量市场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选择。环保产业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帮助客户解决环境问题,才能从中获得收益。
对深耕“存量”的理念,清新环境总裁李其林很有同感。作为“治气”企业,清新环境主要客户原来都集中在电力行业,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愿景下,电力企业纷纷宣布2030年要实现清洁能源占比超过50%,这无疑会对治理企业的业务空间带来冲击。对此,李其林认为,未来,火电高效机组将会保留,但将长期维持低负荷运行。电力客户需要的环保服务也将有所改变。“我们提供什么样的环保服务,包括服务模式都需要改变。”李其林说。
源头治理有机遇,环保产业在减污降碳方面有大作为
工程性业务增量减少,是否意味着环保产业市场的缩小?环境商会副会长兼首席环境政策专家骆建华认为,“30·60”目标本身就是一个环境目标,所以对环保产业会产生巨大的刺激作用,可能对产业带来新的重置或变革。
“‘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步入减污降碳协同治理新阶段。未来环保产业主要有三个趋势: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转变、从过去的单因子控制向协同控制转变、从常规污染物控制向特殊污染物控制转变。”骆建华说。
赵笠钧认为,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摆在生态文明建设更加突出重要的位置,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最大机遇。未来环保产业将更多走向源头控制,包括能源结构调整,包括对生产过程的清洁化、节能降耗等等。
首创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杨斌表示,最近,国务院颁布《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从《指导意见》的精神来看,低碳视野下,环保产业面临非常多的机遇。就首创业务相关领域来说,城镇污水处理厂厂网一体化、城镇生活垃圾处置、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都酝酿着巨大的商业机遇。“当然也要看到这其中的挑战,无论国企、民企还是社会资本,都应积极转变商业模式,从中发现更多的商业机会。”
骆建华告诉记者,环保产业对低碳发展的贡献可以扩展到几个方面。首先是在循环经济方面,比如以废钢铁炼钢远比从铁矿石炼钢能耗低,资源再利用本身就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其次,环保设施的低碳运行。传统的污染治理设施目前还不能做到节能低碳,在这方面努力很有前景。同时,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环保企业同样有机会。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1/0304/1219.html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 | 产业与科技论坛编辑部| 产业与科技论坛版面费 | 产业与科技论坛论文发表 | 产业与科技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与科技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