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家乡豆丝“烘”出大产业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3-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原标题:家乡豆丝“烘”出大产业 湖北楚穗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冯璇 周云 3月1日早晨,应城市郎君镇胡巷村外出务工小伙胡志斌启程去

原标题:家乡豆丝“烘”出大产业

湖北楚穗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文/图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宇 通讯员 冯璇 周云

3月1日早晨,应城市郎君镇胡巷村外出务工小伙胡志斌启程去武汉。他在汽车后备箱里,特意带上了10多箱家乡的豆丝。

“这个豆丝有我们小时候的味道,包装也挺精美,打算送给武汉的朋友们。”胡志斌口中说的豆丝是位于该村的湖北楚穗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

湖北楚穗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创办人胡枣阳,也是胡巷村人。他在武汉经营一家建筑公司,2018年,返乡投资200万元办起豆丝厂。

豆丝是应城传统小吃。“郎君镇上百个村湾,几乎湾湾都有制作豆丝的家庭手工作坊。”郎君镇农办主任程江涛介绍,当地人爱吃豆丝,且由于当地外出务工人员较多,豆丝市场需求比较大。

能否让传统手工制作的豆丝实现工业化、产业化生产?镇政府的干部们也在思考。程江涛说,原因有二:一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不仅散乱,且卫生状况难以保证,不便监管;二是郎君镇是应城市农业大镇,但受粮食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粮食卖不出价”的困境依然存在。

2016年农历小年,在镇政府召开的“四有人士”茶话会上,聊起了希望兴办豆丝厂的想法,让胡枣阳动了心:“在外打拼多年,一直想给乡亲们做点事。”

双方一拍即合。2017年,胡枣阳前往河南、江苏等地的豆丝生产厂家,考察豆丝制作技术、采购生产设备。同时,镇里也帮胡枣阳协调了一处靠近公路的闲置办公场地作为生产厂房。2019年下半年,700多平方米的厂房修缮一新,现代化的生产线开始运行。

生产豆丝,还需要这么复杂的工序?村里人想不明白。

去年冬天连日的雨雪天气,让胡枣阳的豆丝厂“一炮而红”。由于周边豆丝生产厂家都采取传统手工晾晒方式,雨雪天气无法按时按量出货,而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拥有烘干“神器”的胡枣阳,接到的订货电话不断,豆丝厂厂房外的货车都排起了队。“去年一年销售额达到150万元。”不仅如此,胡枣阳还把豆丝送上“网”,加入每日优选等社区团购平台,仅1月份就销售了近9万斤。

生意红火的豆丝厂,一年能消化晚稻150万公斤。胡巷村村民去年生产的六七十万斤晚稻,全部卖给了豆丝厂。胡巷村党总支书记陈四毛说:“村民把晚稻卖给精米加工厂是每斤1.2元,卖给家门口的豆丝厂是每斤1.5元,划算!”

豆丝厂不仅解决了农民卖粮问题,还给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30多名村民成为车间工人。58岁的杨三兰曾是贫困户,她在豆丝厂做杂工,主要负责翻晒豆皮、打包。“离家很近,一个月还能挣2800元。”能在家门口打工,杨三兰很满意。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1/0310/1271.html



上一篇:思南县大力推动辣椒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篇:前瞻基因产业全球周报第96期基因编辑在活体动物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 | 产业与科技论坛编辑部| 产业与科技论坛版面费 | 产业与科技论坛论文发表 | 产业与科技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与科技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