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业与科技论坛》栏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数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收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征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刊物[05/29]
残疾家庭脱贫记 :产业扶贫真好使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新网齐齐哈尔3月23日电 题:残疾家庭脱贫记:产业扶贫真好使 作者史轶夫 “多年来,她家的日子从欠下17万元外债的极度贫困,再到脱贫致富的经历告诉我们,而产业扶贫的力量是
中新网齐齐哈尔3月23日电 题:残疾家庭脱贫记:产业扶贫真好使
作者史轶夫
“多年来,她家的日子从欠下17万元外债的极度贫困,再到脱贫致富的经历告诉我们,而产业扶贫的力量是巨大的。”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扶贫开发服务中心主任徐阳提起王玉芬,连挑大拇指。
王玉芬是富裕县龙安桥镇小河东村村民,自幼患有小儿麻痹,属于肢体三级残疾。高中毕业后,她回村务农,结婚生女,一家人靠着几亩薄田,及丈夫农闲时打零工的收入维持生活,日子过得紧紧巴巴。女儿考上大学后,为供孩子,王玉芬也找了点儿力所能及的活计补贴家用。
2017年6月10日,一个突如其来的事件让王玉芬和她的家庭彻底崩溃。
这一天,与往常一样,王玉芬与村里的几个姐妹为一家种瓜大户栽瓜苗,一天能挣50元钱。虽然不多,但她已很知足了,因为除了腿部残疾,她还患有胃和心脏的疾病,干不了重活。正在她干得起劲的时候,她的手机响了,村医告诉她:“二姐,你快回来吧,姐夫摔倒了,都不省人事了。”这个电话,让王玉芬一下瘫倒在地。
王玉芬指导村民打苇帘。申震 摄
王玉芬的丈夫姜玉国比王玉芬大四岁,是家里的顶梁柱,王玉芬深知丈夫的身体和这种病的后果,她想,即使能救过来,丈夫也干不了什么了。
在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姜玉国接受了手术治疗,虽然命保住了,但也落下了重度智力残障的病根。
在住院的28天里,花掉了15万元,这笔钱是王玉芬借来的。而此前,因为女儿上大学,家里已经欠下了一万多元的外债。自己本身残疾,丈夫成了严重智障,孩子还在上大学,这一大笔欠款,成了压在王玉芬心中的大山。
2018年,王玉芬的女儿终于毕业了,这减轻了王玉芬的负担,孩子也很懂事。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王玉芬的身体也大不如前,面对巨额债务,她仍然心事重重,是富裕县轰轰烈烈的产业扶贫工作,让她燃起了新的希望。
小河东村依托芦苇资源成立了芦苇编织合作社,编织的苇帘主要出口日本、韩国。
合作社采取提供设备和原材料、分散编织、上门回收的方式,让许多无法出去打工,又没有其他劳动能力的人在家里就把钱赚了。王玉芬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学习芦苇编织的学员。
在县里的帮助下,合作社整合涉农资金1500万元,建成芦苇扶贫产业园,目前日加工原苇34吨,储存净苇15吨,日熏蒸苇帘3000片,日产17吨废料销往电厂,变废为宝。仅此一项,就达到了每户年均增收8000元,全县家庭苇帘编织农户已发展到2000多户。
挑苇子,缠线,上机器打苇帘,看似简单的工序,王玉芬整整摸索了两个多月。2018年末,王玉芬在合作社的帮助下,开始在家编织苇帘,因打帘质量好、效率高,通过劳转就业,被聘用为芦苇产业园技术员,负责技术培训和成品验收,年收入达3.6万元。
王玉芬说:“产业扶贫真好使,这回是真的有盼头了,在这儿有工资,土地流转出去一年得4000来块,剩下的那几万块饥荒(欠款),也能还得快点,这回姑娘的压力也小多了。现在,虽然现在日子过得紧巴点儿,不过,这好日子还是开始了。”(完)
【编辑:孙静波】
<script>=1;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1/0323/14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