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业与科技论坛》栏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数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收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征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刊物[05/29]
铜仁印江:生态绿色产业 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湄坨茶飘香,梨坪蜂蜜甜……暮春时节,走进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缠溪镇,优质产品琳琅满目、产业硕果沁人心脾。 好山好水养出好产品。近年来,缠溪镇深入践行“绿
湄坨茶飘香,梨坪蜂蜜甜……暮春时节,走进贵州省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缠溪镇,优质产品琳琅满目、产业硕果沁人心脾。
好山好水养出好产品。近年来,缠溪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依托地理条件和生态优势,做大做强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茶叶、食用菌、中蜂养殖3个主导产业和经果林、林下养殖、畜牧水产养殖3个特色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发展路子。
端好生态碗 吃上绿色饭
“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曾是缠溪镇周家湾村民农业产业自给自足的真实写照。该村7个村民小组,276户1000余人居住于崇山峻岭之中,过去以传统种养为生,祖祖辈辈在贫瘠的土地上辛勤劳作,守着青山绿水过穷日子。
2017年,该村抢抓脱贫攻坚产业扶贫和新一轮退耕还林等政策机遇,成立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把荒地集中流转到合作社,发展了200余亩红香柚、200余亩茶叶等特色产业。
“有产业作支撑,村级发展后劲足,群众持续增收有保障。”柳传军高兴地说,去年红香柚产量5万多斤,蜂蜜产量700斤,茶叶300斤,村集体经济积蓄从零突破了10万元。
“既要让荒山盖上绿被子,又要让群众鼓起钱袋子。”印江自治县委常委、缠溪镇党委书记周刚说,缠溪镇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产业发展全过程,绿色经济的崛起,促进群众持续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走进缠溪镇周家坳村,林荫苍翠、野花繁盛,蜂箱整齐排列,蜜蜂“嗡嗡”作响,演奏着蜜甜的致富曲。2016年来,村民张明生在脱贫攻坚政策的帮助下,利用家门口的生态环境,发展林下养蜂。如今,张明生的“甜蜜产业”从最初的4箱发展到160箱,4年来已收入20多万元,一家人告别了贫困,过上新生活。
在发展林蜂产业的同时,缠溪镇积极争取贵州科学院的技术支持,大力发展林下仿野生菌栽培,建立野生菌保护和培育基地余亩,带动全镇14个村发展以红托竹荪、羊肚菌、杏鲍菇、大球盖菇等为主的仿野生菌550亩,培育专业菌农42余户,不断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
如今,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发展林下生态产业,已成为缠溪镇产业发展的一大特色。林下养蜂、林下种菌等绿色产业,成为缠溪群众增收致富的新亮点,绿水青山正释放出源源不断的生态红利惠及于民。
抱团发展合作共赢
“产品准备少了,没想到卖得这么快!产品好,销路畅,我们的产业发展就有了‘定心丸'。”4月9日,缠溪镇举办的首届农产品推介会,让下铺子村党支部书记吴伟在喜悦中收获了满满的信心。
当天,下铺子菌业展销的羊肚菌、香菇、黑木耳、茶树菇等干、鲜食用菌产品,不到4个小时被“一抢而空”,收入近2万元。同时,下铺子菌业与贵州云伴科技有限公司签约1万斤林下仿野生菌订单;与北京联采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签约,在市场拓展、产品营销等领域深入合作。
“搭建推介平台,就是推动实现企企联姻、产业联盟、村企联合、产销互旺。”缠溪镇镇长任廷富介绍说,首届农产品推介会,缠溪镇就有4家专业合作社与4家公司签订了购销合同或合作协议,涉及茶叶订单金额498万元、蜜蜂产品8000斤、林下仿野生菌产品斤。
“组织形式”是产业发展中的一剂重要粘合剂,有效的“组织形式”是推进产业链条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缠溪镇推进“龙头企业 合作社 农户”模式,采取“强村带弱村”方式,改变以往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局面,形成抱团发展、互利共赢发展格局。
生态茶产业——以银辉茶叶公司为龙头,发展了湄坨、塘房岭、楠星等16个种茶村近万亩茶园,生产名优茶、中高低端红茶、绿茶、白茶近10余个品种,年均茶叶产量超过100吨。
食用菌产业——以下铺子菌业为龙头,从黑木耳、香菇延伸到林下仿野生菌栽培,建立了3个黑木耳菌棒基地,带动周家坳、楠木坪、冷水溪等14个村发展羊肚菌、红托竹荪、冬荪、杏鲍菇等550余亩,食用菌年产量90吨以上。
中蜂养殖产业——以梨坪中蜂合作社为龙头,土坪、方家岭、甘家寨等8个村抱团发展中蜂5000余桶,生产百花蜜、五倍子蜜、油菜花蜜等蜂产品,年产量达4万余斤。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1/0415/1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