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业与科技论坛》栏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数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收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征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刊物[05/29]
科技创新教育不是“墙上芦苇”的形象!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我读初中的时候,一旦犯错误,语文老师就会批评我,一定不要学“墙上芦苇”。他说,“墙上芦苇”的形象是头重脚轻根底浅。 为了帮助学生打破发明创造(新)的神秘感,激发他们
我读初中的时候,一旦犯错误,语文老师就会批评我,一定不要学“墙上芦苇”。他说,“墙上芦苇”的形象是头重脚轻根底浅。
为了帮助学生打破发明创造(新)的神秘感,激发他们学习发明创新的兴趣,体会到日常生活中无处不是发明创新,我们在科技创新教育中习惯告诉学生,发明创新不需要多少知识,与学历、年龄等无关。科技老师之间在交流科技创新教育的教育内容的时候,也习惯于把3D打印或人工智能、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说成是科技创新教育。
这样的话重复多遍,仿佛科技创新教育(发明创造)就是这样,不需要多少知识,与学历、年龄等无关。3D打印就是科技创新教育,人工智能就是科技创新教育,创客教育就是科技创新教育,STEAM教育就是科技创新教育……,它们都是万能的,能代替科技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创新人才。
每个人最大的缺点就是不可能学习掌握所有的知识,就是无知。当我们把学生引进发明创造的“大门”之后,如果不告诉他们发明创造与知识,学历、年龄等有关,当科技辅导老师把自己所掌握的那点技能,比如3D打印、人工智能、创客教育、STEAM教育……等交给学生,不配再做学生的老师后,不告诉他们科技创新教育其实包括3D打印、人工智能、创客教育、STEAM教育、创新思维、创新品格、创新方法……等很多学习内容,需要另择老师的辅导,等于是教学生发明创造或者说成功的制造过程不是枯燥的、重复的和需要耐心的。不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不是以血、以汗、以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换来的。等于是向学生传播成功或者说发明创造是根底浅脚轻头重,就是薄德载物,就是无土之木的思想。这与“墙上芦苇”的形象有何区别呢?
任何发明创造或者说成功的制造过程,都是枯燥的、重复的和需要耐心的。都是以无比寂寞的勤奋为前提的,要么是血,要么是汗,要么是大把大把的曼妙青春好时光。哪有不劳而获,不付出辛劳或者代价就获得的发明创造或成功?所以我们在科技创新教育和交流科技创新教育的教育内容中,切忌把科技创新教育描绘成“墙上芦苇”的形象。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1/0423/1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