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大余水南村:产业“链”起来 农民富起来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01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阳光和煦,微风拂面。4月21日,记者来到大余县新城镇水南村采访,只见村内一幢幢农家小院鳞次栉比,村旁蔬菜大棚内生机勃勃,村民正在辛勤劳作,好一幅和谐美丽春景图。党史学

阳光和煦,微风拂面。4月21日,记者来到大余县新城镇水南村采访,只见村内一幢幢农家小院鳞次栉比,村旁蔬菜大棚内生机勃勃,村民正在辛勤劳作,好一幅和谐美丽春景图。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水南村党员干部在学史见实效上下功夫,全村以现代农业园区产业提档升级为抓手,推动乡村振兴,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水南村航拍美景

记者采访时,正好遇到村里党员干部和志愿者在疏通清理农田和菜地灌溉水渠。原来,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走访中,有种植户向村里反映,水渠有堵塞和漏水情况。于是,村里党员干部立即对全村水利工程进行摸底调查,并组织党员干部及时清理疏通水渠。看到党员干部带头疏通水渠,村民的热情被激发出来,自发加入清理水渠工作,干群关系更密切了。“目前,全村水渠已经全面清理疏通好,这件群众的急难事得到了快速解决。”水南村党支部书记李忠东告诉记者。

水南村位于章江河畔,紧靠南韶高速公路新城出口,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蔬菜生长。通过无人机的镜头俯瞰水南村产业基地,只见数百座标准钢架大棚整齐排列,甚是壮观。走进大棚,绿油油的蔬菜一片盎然生机。

如何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这成为水南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头等大事,也是水南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点工作。经过充分调研,村“两委”班子确立了发展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相结合的总体思路。“今年,村里着力推动农业产业提档升级,引导种植户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邀请农技专家到村里来,给种植大户上课。”李忠东告诉记者。

之前,由于种植户缺乏经验,大棚效益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鉴于此,村“两委”班子及时转变思路,引入龙头企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新模式,通过龙头企业示范带动,有效盘活了资源,优化了农产品结构,拓宽了群众就业门路。记者了解到,这个村大棚基地种植的辣椒、青菜、葡萄等蔬菜水果很受市场欢迎,蔬菜主要销往赣州市区,葡萄则销往广东。目前,全村84户脱贫户在大棚基地务工,既拿工资,又有租金收入。

除了引进龙头企业,水南村还通过建立健全培训、创业指导、政策扶持机制,大力培育本地种养大户,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村里组织我们专门去山东寿光学习如何改良土壤,加上驻村工作队提供的蔬菜种植信息、技术、种苗等服务,致富路上我们的信心是越来越足了。”李春林是当地的蔬菜种植大户,尝到了增收致富甜头的他,决定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种植品种,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对于水南村的前景,李忠东心中已经有了规划。有了前期打下的产业基础,在继续发展蔬菜、水稻、玉米、脐橙、葡萄、水产养殖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依托当地秀丽的风光,大力发展采摘游和农业研学游,将种植、加工、旅游等业态紧密相连,实现一产向三产延伸。“充分利用水南村毗邻高速公路的优势,今年还打算沿章江河打造一座桃花岛,到时候十里桃花、风光无限,为乡村旅游发展增添新魅力。”李忠东信心满怀地对记者说。

“在家门口的基地一年四季都能干活领工资,还有土地流转租金。我家住上了小洋楼,开上了小汽车。”谈及如今的好日子,正在商品蔬菜种植基地劳作的黄莲秀喜笑颜开。在水南村,像黄莲秀一样,村民们依靠产业基地实现了持续增收。

产业兴了,环境美了。如今的水南村,村容整洁、产业兴旺、百姓富足,慕名而来的游客也越来越多。村民顺势开起了农家乐、游乐场,把酸芋荷、烫皮丝、辣椒酱等农产品做成旅游特产,受到游客欢迎,日子也越过越红火。据了解,水南村乡村振兴示范区现已带动周边6个村连片发展,受益人口达3万人,实现了“家家有产业,人人有事做,个个能赚钱”的美好愿景。

本报记者邹晓华 文/图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1/0501/1782.html



上一篇:【新思想引领新征程】于都富硒蔬菜产业:看准
下一篇:青海启动饲草料产业重大技术协同推广 助力高原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 | 产业与科技论坛编辑部| 产业与科技论坛版面费 | 产业与科技论坛论文发表 | 产业与科技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与科技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