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来稿必须是作者独立取得的原创性学术研究成果,来稿的文字复制比(相似度或重复率)必须低于用稿标准,引用部分文字的要在参考文献中注明;署名和作者单位无误,未曾以任何形式用任何文种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过;未一稿多投。 二、来稿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之外,不侵犯任何版权或损害第三方的任何其他权利。如果20天后未收到本刊的录用通知,可自行处理(双方另有约定的除外)。 三、来稿经审阅通过,编辑部会将修改意见反馈给您,您应在收到通知7天内提交修改稿。作者享有引用和复制该文的权利及著作权法的其它权利。 四、一般来说,4500字(电脑WORD统计,图表另计)以下的文章,不能说清问题,很难保证学术质量,本刊恕不受理。 五、论文格式及要素:标题、作者、工作单位全称(院系处室)、摘要、关键词、正文、注释、参考文献(遵从国家标准:GB\T7714-2005,点击查看参考文献格式示例)、作者简介(100字内)、联系方式(通信地址、邮编、电话、电子信箱)。 六、处理流程:(1) 通过电子邮件将稿件发到我刊唯一投稿信箱(2)我刊初审周期为2-3个工作日,请在投稿3天后查看您的邮箱,收阅我们的审稿回复或用稿通知;若30天内没有收到我们的回复,稿件可自行处理。(3)按用稿通知上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后,稿件将进入出版程序。(4) 杂志出刊后,我们会按照您提供的地址免费奉寄样刊。 七、凡向文教资料杂志社投稿者均被视为接受如下声明:(1)稿件必须是作者本人独立完成的,属原创作品(包括翻译),杜绝抄袭行为,严禁学术腐败现象,严格学术不端检测,如发现系抄袭作品并由此引起的一切责任均由作者本人承担,本刊不承担任何民事连带责任。(2)本刊发表的所有文章,除另有说明外,只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刊观点。由此引发的任何纠纷和争议本刊不受任何牵连。(3)本刊拥有自主编辑权,但仅限于不违背作者原意的技术性调整。如必须进行重大改动的,编辑部有义务告知作者,或由作者授权编辑修改,或提出意见由作者自己修改。(4)作品在《文教资料》发表后,作者同意其电子版同时发布在文教资料杂志社官方网上。(5)作者同意将其拥有的对其论文的汇编权、翻译权、印刷版和电子版的复制权、网络传播权、发行权等权利在世界范围内无限期转让给《文教资料》杂志社。本刊在与国内外文献数据库或检索系统进行交流合作时,不再征询作者意见,并且不再支付稿酬。 九、特别欢迎用电子文档投稿,或邮寄编辑部,勿邮寄私人,以免延误稿件处理时间。

科技农业护航 江心“孤岛”变都市田园

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5-0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同心奔小康 “插秧有两种方法……”五一当天,在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隆平稻香园,一群小学生正在黄埔文化·名未名研学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农耕生活,学习传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同心奔小康

“插秧有两种方法……”五一当天,在广州市黄埔区大吉沙隆平稻香园,一群小学生正在黄埔文化·名未名研学老师的指导下体验农耕生活,学习传统插秧技术。

在他们的身后,千亩连片的杂交水稻幼苗正在茁壮成长。“昔日著名黄埔军校,今日美丽水稻公园。”隆平国际现代农业公园(以下简称隆平公园)在广州市黄埔区启动建设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亲手写下此句子。随着隆平公园的启动,昔日江心“孤岛”将升级为现代都市田园,千亩稻田育下良种,带动当地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藏粮于技”富民富业

郭伙胜是土生土长的大吉沙岛人,自考上大学离岛后,他一直在外创业。这两年来,岛上的变化,他看在眼里。

针对大吉沙岛土地撂荒闲置的问题,黄埔区把散落农户和村集体的土地集中流转起来,统一谋划,并引进外部高端资源打造隆平公园。

2020年2月,由袁隆平院士选址、题名的隆平公园正式启动建设,一期项目大吉沙岛水稻公园水稻种植工作全面启动。隆平公园项目选址长洲岛及相邻的大吉沙等江心岛。随后,长洲岛上的隆平院士港项目也正式启动,中国农科“院士天团”袁隆平、谢华安、罗锡文、邹学校、刘仲华进驻。

今年2月,黄埔区引进了罗锡文院士团队的“无人农场”,计划利用大吉沙100亩水稻田,打造“无人农场”。“黄埔区农耕用地相对较少,因此我们更加注重用科技手段,提高农耕的质量和产量。”黄埔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陶风介绍,区里正大力实施“藏粮于技”战略,把科技种田作为增产增收的重要措施。

这一项目不仅让黄埔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也让农民的荷包鼓了起来。以大吉沙岛为例,原来岛上农民人均分红不到3000元,2020年,农民人均分红达到元左右,且拓宽了村民就业渠道。

“我每周都回岛上探望父母,父母的生活越来越好。以前除了打渔、种水果,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现在除了土地租金外,村民在家门口也有事可做,未来还会有一些旅游项目的收入。”乡亲们的生活变化吸引着郭伙胜,他回到岛上成立了农民合作社,并受邀担任大吉沙党支部副书记。

“现在岛上最缺的是人才,因此我们广发‘英雄帖',邀请人才回岛组建农民合作社,带领农民参与产业建设,从而把产业振兴和人才振兴融合起来,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黄埔区下沙社区党委第一书记梁春玲说,目前已成立6个农民合作社。

“纳米小镇”反哺乡村建设

在黄埔区的迳下村,有一个面向未来的“纳米小镇”。今年初,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宇亮在这里为区里100多所中小学校近12万师生带来了“开学第一课”。

迳下村被称为中新广州知识城的“后花园”,离黄埔区正加紧建设的中国纳米谷不远,“纳米小镇”代表着该村正在产业规划上主动融入知识城发展大局。

“这座传统的农耕村庄已经实现了蝶变。”迳下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黄伟辉感叹道,“通过‘纳米小镇'将中国国内的专家学者聚集到此开研讨会,借此机会引入企业总部,增加税收,提高村集体收入,并反哺到我们的美丽乡村建设上。”

如今的迳下村成为“秋夏稻谷双丰闻稻香,冬去春来花开逛花海”的网红打卡点。据统计,今年春节期间,超过一万名游客到访“纳米小镇”。村民冯振忠在路边支起摊子贩售冷饮小吃,还开了一家农庄,他十分开心,“仅一个春节,家里就进账10万元左右”。2020年迳下村村社集体经济总收入45万元,总存款1790万元,同比增长13.37%。

“科技农业与休闲旅游相结合,能不断带动农业的转型升级,在增进社会效益的同时助力乡村振兴,共享发展成果。”黄伟辉说。

这正是黄埔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蓝图,通过院士下乡、科技下村将产业引进来,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目标。(记者 叶青 通讯员 范敏玲)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1/0509/1832.html



上一篇:科技圈的后浪——“萤火青年”徐起分享realme向
下一篇:科技日报刘亚东:除核心技术之外,我们第一缺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 | 产业与科技论坛编辑部| 产业与科技论坛版面费 | 产业与科技论坛论文发表 | 产业与科技论坛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产业与科技论坛》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