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产业与科技论坛》栏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数据[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收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投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征稿[05/29]
- · 《产业与科技论坛》刊物[05/29]
科技赋能破解产业痛点 周至猕猴桃线上销售额突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周至是陕西乃至中国猕猴桃产业第一大县和核心产区,经过40年发展,猕猴桃已经成为一张靓丽名片。特别是几年来,在科技的助推下,周至猕猴桃产业持续转型升级,进一步拉近与消
周至是陕西乃至中国猕猴桃产业第一大县和核心产区,经过40年发展,猕猴桃已经成为一张靓丽名片。特别是几年来,在科技的助推下,周至猕猴桃产业持续转型升级,进一步拉近与消费者距离,再次C位出道。
11月4日-5日,记者跟随陕西省农业农村厅指导,陕西省果业中心、陕西省农业宣传信息中心主办的“百名主播陕西果业产区行”活动走进周至猕猴桃科研、种植、生产一线,了解和探寻周至猕猴桃鲜甜自有道背后的秘密。
汇集100多份猕猴桃种质资源?选育新优品种引领产业升级
“全世界共有54个猕猴桃品种,中国就有52个,我们这里建成的猕猴桃种质资源圃和基因库,保存了秦岭野生猕猴桃资源和新种质100余份。”在陕西佰瑞猕猴桃研究院有限公司猕猴桃博物馆里,该公司董事长李永武告诉大家,经过10多年努力,他们已经成功选育出了5个猕猴桃新优品种。
“瑞玉、璞玉、碧玉、甜玉通过陕西省果树新品种审定,瑞玉、璞玉、金玉2号取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权。”李永武说,瑞玉新品种,树势强健、早果丰产、耐储运、货架期长,含糖量超过20%,香甜可口,久置不腐,是全球公认的颠覆性品种,近三年在全国授权生产面积超过1万亩,预计未来五年授权面积5万亩,有望引领我国猕猴桃产业转型升级。
据了解,在省市相关政府部门支持下,佰瑞研究院还牵头建立了全省唯一的猕猴桃研发平台——猕猴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下设猕猴桃育种、栽培、质量安全、贮藏加工4个研究室。除了培育新品种外,还研发出了猕猴桃花粉技术和良种苗木繁育技术及产业化模式,研制了“授粉枪”、“采果袋”、“环割刀”等器具,与相关企业合作开发了“秦岭霉素”、“土壤微生物调理剂”、“有机壮果剂”等新药肥,开始引领陕西猕猴桃栽培技术和模式革新。
李永武介绍,他们已经在西安、宝鸡、渭南、汉中建成4个试示范基地,在周至、武功、西乡建成3个区域试验站,探索通过技术培训指导加新型农资销售方式,全面示范推广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栽培技术、新架型模式和新农资机具,形成了“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着农民销”的佰瑞科技服务模式,实现了农业科技成果与农民需求无缝衔接。
即食猕猴桃成为新趋势?周至猕猴桃线上销售额突破10亿元
“我们与西农大、华中农大、陕师大、天津气调研究中心共同开发出国内首家动态大帐气调保鲜库,研发出一种采后猕猴桃果实的变温催熟方法的专利技术,打破了国产猕猴桃需要消费者自己催熟,硬着吃不成,软了吃不完坏掉痛点,让消费者吃猕猴桃的体验更好。”周至县姚力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力介绍说。
姚力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姚力介绍即食猕猴桃。
记者在周至走访中了解到,通过催熟技术生产即食猕猴桃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多家当地猕猴桃企业也将销售即食猕猴桃作为最主要的卖点,纷纷引进了猕猴桃催熟技术和装置。据介绍这种催熟技术和装置利用猕猴桃呼吸变型的特性,通过物理原理,促使猕猴桃淀粉转化为糖,保持果胶等可溶性固物性状,最大限度保证猕猴桃质量安全,实现即食目标。
陕西杨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选龙告诉记者,即食猕猴桃今年在华东和华南市场的订单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即食猕猴桃销售价格比普通猕猴桃增加30%左右,但只有品质好的桃才能生产,我们公司通过给果农统一配送农资,开展病虫害防治技术和配方施肥技术指导,引导他们配方施肥和科学管护,确保入库的猕猴桃达到生产即食的标准。”杨选龙说。
“我们工厂每天能包装生产板盒猕猴桃多盒,线上达到15%左右,今年经销商和消费者对即食猕猴桃需求旺盛,下一步估计还会增长。”西安异美园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麦后说,“异美园”牌猕猴桃实行线上线下销售,目前已经是广州江南水果批发市场和沈阳八家子水果批发市场最主要的猕猴桃供应企业,在新疆、嘉兴、重庆、北京、大连等多个市场都有专门销售点,电商销售额逐年增长。
“我们全县猕猴桃种植面积43.2万亩, 年产鲜果53万吨,综合产值超过50亿元,2020年全县电商交易额就突破10亿元,实现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周至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何凡盟介绍,周至猕猴桃的线下销售遍布全国各大城市,县上的360多家电商企业线上销售额逐年增加,周至猕猴桃已经是各大电商平台销售增长最快的水果单品之一。
文章来源:《产业与科技论坛》 网址: http://www.cyykjltzz.cn/zonghexinwen/2021/1110/2662.html
上一篇:圆桌对话:多位专家共话普洱茶产业科技赋能健康
下一篇:《产业科技创新》期刊征稿通知